只要视线从办公桌的电脑上移开,陈春虹就可以看到对面墙上贴着的两张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
义源(上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春虹面对两张地图向《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卫浴市场的一线品牌大都是洋品牌,我希望的是能通过自主研发创建中国人自己的一线品牌。”
姐卖的不是马桶是环保
“一杯水马桶”是陈春虹的父亲和哥哥多年研究的结果,它采用独特设计的专用单项止逆阀门,马桶直接与管道连通,利用重力将污物冲下,再利用闸门将污水和清水隔离,节水高达83%。传统意义上的马桶,冲一次水需要6升水,“一杯水马桶”整个冲洗过程只需1升水。
1993年陈春虹家人开始研究马桶,此后研发出20多项相关专利,然而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测试,到2007年正式量产上市后,却因推广乏术,这种节水的马桶一直无法更广泛地在市场运用。
看到家人发明的环保产品无法推向市场,曾是英语老师的陈春虹加入到这项家族事业中。为开拓市场,她带着马桶从福建老家到上海,希望能找到经销商为“一杯水马桶”打开销路。但当时几乎没有经销商对这个当时完全不知名的品牌感兴趣,也几乎没有人愿意代理她的产品。
不断碰壁的陈春虹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2009年,经朋友介绍,陈春虹前去虹口区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探路,园区正推进上海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与一杯水马桶的理念不谋而合。8月,陈春虹注册的义源公司正式在花园坊落户,并且将义源一百多个节水马桶在园区安装,这是陈春虹正式接订单的第一桶金。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前,陈春虹偶遇一位联合国专员,并向其展示了义源马桶的节水性、环保性,它的创新技术和环保理念契合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从而被选为包括联合国馆的指定使用设备,此后还被推荐到主题馆(生命阳光馆)等诸多场馆。
由于创业愿景不仅在国内,陈春虹还有点“不务正业”。除了奔波国内市场,她将自己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和比赛中,她认为,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对自己和企业都是极其宝贵的经验,能看到行业的世界水平是怎样的,也能把中国创意的好环保产品推向世界。
卖专利还是建品牌?
“一杯水马桶”小有名气之后,先后有2个国际知名的卫浴品牌都曾经来找过陈春虹及其父亲,希望以几千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其专利。
高价卖专利,还是自己继续辛苦创品牌?这是摆在陈春虹及其家人面前的两难选择,前者可以让自己与家人马上过上舒适的生活,而后者注定了要辛苦创业而前途未卜。
陈春虹和家人选择的是后者,“中国几乎没有一个一线知名的卫浴品牌,我希望能建立一个这样的品牌。”不过她也坦言,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非没有想过退缩与后悔,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放弃卖掉专利,继续一步步从无到有地开拓市场,陈春虹几乎每一步都会遇到无从料想的困难,比如长期以来的资金问题。“新建门店、通过广告打造影响力都需要钱。”目前为止,陈春虹认为自己的企业还在第一阶段,“现在是在做一些项目积累资金、用户口碑和市场影响力”,第二个阶段,将是扩张门店。
就像女怕嫁错郎一样,在陈春虹看来,创业第一要选择的是行业。“你要问自己你选的行业有潜力吗?符合国家政策吗?是未来的趋势吗?”这就像如果你在1985年选择了电器销售、1988年选择了炒股、1990年选择了卖计算机、1995年入股高速公路、1997年选择装修行业、2000年投资房地产……可能就能事半功倍,而陈春虹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正是未来的趋势领域,“我卖的不是马桶,而是节能环保”。
上述的不懈积累时至今日,陈春虹觉得有些柳暗花明了。“要找一个合适的、理念相通、并且能帮助市场拓展的VC”,来继续第二阶段的计划。目前她比较满意的是一个正接洽的房产公司投资基金,“未来在资金和市场方面可能都有所促进。”
让陈春虹更有成就感的是,“以前是自己去求经销商,还被人冷眼相待,如今已有多位经销商找上门来要求代理一杯水马桶。”目前,陈春虹的义源公司已经有几十家经销商,并且采取以项目合作为主、传统市场为辅的推广方法,陆续接到一些酒店、房地产、医院的订单。比如,义源与锦江酒店的合作,就采取免费安装,在节省的水费中分成的模式获取利润。
不过,现有相关专利能支撑一个创业公司走多久?
社会和科技发展得如此日新月异,即便当年盛极一时的柯达未能及时改变也难逃破产的命运。陈春虹也知道,一个公司的发展不可能是“一招鲜,吃遍天。”她透露,除了一杯水马桶,义源也在不断研发新的与卫浴相关的其他专利产品。
虽然国际的科勒、TOTO等大公司科研的资源和人才更多,但在陈春虹看来,“小公司的创新也有自己的优势。”即便是公认最具创新精神的苹果公司,其很多创新都是建立在一些更能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小公司创新基础上的。
当然,摆在她面前更迫切的问题是赶紧架构起各地市服务中心,建成全国服务联保体系。“不仅要产品好,服务质量也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