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外贸企业对品牌等新竞争优势的注重,商标侵权的现象正逐渐增多,出口企业深受其害。专业人士表示,外贸企业应当注重商标价值,趁早布局商标战略,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可与之相对的,却是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诸如“王致和”“洽洽”“少林功夫”等国内知名品牌纷纷遭到海外商标侵权。
业内人士反映,随着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外贸企业对品牌等新竞争优势的注重,商标侵权的现象正逐渐增多,出口企业深受其害。专业人士表示,外贸企业应当注重商标价值,趁早布局商标战略,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商标侵权在增多
“在异国他乡遇到恶意抢注商标,连上告都无门。”在第116届广交会上,上海一家知名企业相关负责人曾向国际商报记者表达了对商标的困惑。该公司产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市场,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新潮的设计,很快打开了当地市场。可是烦恼随之而来,冒牌货越来越多,企业的名誉和销售额也受到影响。
一家外企负责人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比如美国有家企业抢注了“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商标,并且在原标识上稍作修改,增加了“USA”字样。同时还有中华老字号企业海外维权第一案—王致和诉德国欧凯公司恶意抢注商标案,洽洽食品(00255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诉德国欧凯公司商标侵权案。此外,“狗不理”“六必居”“冠生园”“五粮液(000858,股吧)”“红塔山”“同仁堂(600085,股吧)”“少林功夫”等国内知名商标也未能幸免。
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旭东表示,“恒顺香醋”作为快消品商标,遭受的商标侵权更多,不仅在国内被侵权,而且在海外也不乏被恶意抢注的案例。“现在也还存在,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加以应对。”他说。
据国家工商总局在多年前的不完全统计,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类似案件每年都有超过100起,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另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出口商品商标已被抢注2000多起,造成每年约10亿元无形资产流失。“其实这一现象由来已久,而且在国际上也是普遍现象。”国际商标协会首席执行官艾迪埃纳·桑斯·德·阿塞多(EtienneSanzdeAcedo)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商标布局要趁早
“商标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越来越重要,外贸企业布局商标战略一定要趁早。”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公室副主任吕国良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是品牌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记者采访多家商标注册代理企业后获悉,随着品牌作用的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商标,商标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迪埃纳·桑斯·德·阿塞多表示,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应当早些规划市场方向,提前在当地注册商标,且越早越好。因为一旦商标被抢注,要夺回非常困难,而且花费成本将非常大。“如果产品"走出去"时才开始注册商标,为时已晚。”阿里巴巴集团高级法律顾问罗家欣(KarenLaw)说,企业应提前布局商标和域名,充分重视商标战略。“现在我们会通过系统查询,在没有注册阿里巴巴相关品牌的地方抓紧注册。”
遭遇抢注或者侵权,企业应如何处理?曾参与在韩国、日本等国的镇江香醋商标保卫战的聂旭东表示,通过维权,自己有三点经验体会:一是中国企业要有全球商标战略的眼光,尽早制定商标战略体系;二是要积极借助国家机关国际合作的机制,进行海外维权;三是要加强对海内外市场的监管。
吕国良表示,企业可以加入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体系,注册后的商标可以在签约国通用,避免重复注册。企业也可以通过专业机构或综合服务企业代理注册商标。